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骨三科医护人员重走长征路活动

来源: 时间:2017-07-27

2017年7月16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总医院党委书记金群华教授带队,骨三科全体医护人员及手术室部分人员来到同心县,感受红军西征的壮举。

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大会旧址位于同心清真大寺,坐落在县城以南1.5公里处的一个高地上。同心清真大寺始建于元末明初,是中国现存的十大古老清真寺之一,其建筑风格集中国古典宫殿楼阁艺术与伊斯兰建筑风格为一体,造型古朴典雅,规模雄宏壮观。这座大寺经历了明万历年间、清乾隆年间、清光绪三年和解放后四次大的维修和扩建。虽历经沧桑,却依然气势雄伟、古朴典雅。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民族自治政权——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创建的第一个民族自治政权,回族儿女的优秀代表马和福当选自治政府主席。红军在豫旺、下马关、同心城、王家团庄等地相继建立了区、乡级基层革命政权,同时又解放了邻近的海原县高崖、关桥、李旺等地。

当年,马和福深入回族群众中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联系、团结和争取回民中有威望的教主、阿訇,动员穆斯林群众为红军筹粮筹款,基本上保证了红军的供给。他出面组织群众成立了回民解放会和农会,还建立了一支有40多人的县回民游击大队并亲自担任队长。

1936年11月,红军挥师东进,准备开赴抗日前线。马和福的工作转入地下,坚持敌后斗争。次年2月,马和福在锁家岔被反动民团逮捕。4月3日,回族英雄马和福在同心城西门外河滩上英勇就义,时年44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的活动就此终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同心县人民政府追任马和福同志为革命烈士,1953年在同心县城修建了马和福烈士陵园,敬立了纪念碑。

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是我党领导建立的第一个县级回民自治政权,是中国共产党运用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一次有益尝试,为我国后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树立了光辉典范,提供了历史借鉴。

参观完同心清真大寺,我缓缓走下石阶,朝红军西征纪念园走去。眼前一块镌刻着“同心”的大理石雕塑立即引入眼帘。纪念园正门左侧则是《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作者埃德加-斯诺的雕塑。在这里,我碰巧遇到了酷爱文学的回族女孩王玉、顾梅。她们在深深地为回民优秀儿女感到自豪的同时,还按下快门,为我拍摄了几张珍贵的照片。

红军西征纪念园是国内唯一一家以红军西征为主题的纪念场所,是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景区之一,建于2006年10月。红军西征纪念馆以大量翔实的历史文献、图片、文物再现红军西征的伟大胜利和不朽的业绩。

1936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锋队东征胜利回师陕北后,中共中央于14日在延川县太相寺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总结了东征,部署了西征。会议决定继续贯彻“以发展求巩固”的战略方针,组织西方野战军,向国民党兵力薄弱的陕甘宁边界地区进攻。5月18日,党中央发布了西征命令及西征战役计划,以红一方面军主力组成西方野战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率领1.7万余人,分左、中、右三路向陕甘宁边界地区进军。

红军西征历时半年,进行重大战斗十余次,解放城镇10余座,开辟了纵横各200公里的陕甘宁新根据地,给坚持反共的马鸿逵、马鸿宾部予以沉重打击。在新开辟地区,西征红军发动群众,建立政权,扩充兵员,征集资财,壮大了抗日力量,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没有到同心之前,我也跟很多人一样,将红军西征和西路军混淆不清,其实二者完全不同。西征壮举是中央红军到陕北后,为拓展革命根据地、接应长征路上的红二、四方面军而开展的军事行动,指挥部设于同心城。其辉煌战果,在于巩固和拓展革命根据地,将原来的陕北革命根据地变成了我们熟知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在于成功接应红二、四方面军,完成三军会师,为长征胜利奠定基础;在于建立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民族自治政权,开创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先河。

在著名的西征战役中,西征红军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高度重视和大力开展民族统战工作,成功地在宁夏回民聚居区团结了广大回、汉族群众和民族宗教界上层人士,团结了东北军及一切抗日武装,打击了马鸿逵部队,开拓了宁夏生动活泼的革命局面,将陕甘苏区扩充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全国革命大本营。

红军西征的伟大胜利,对于当时的国内政治形势以及宁夏人民以后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西征壮举,永将彪炳史册。

此次活动意义非凡,让我们充分感受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倍加珍惜!